2009年9月17日 星期四

凝點—在旅者凝視下的美國公共藝術





圖文/顏詩純

法國和義大利是我的第一次自助旅行,除了歡笑以外,眼淚也是我的行李,但從此之後我開始仗著自己有暑假的優勢,每年總會任性的放逐自己到異地去遊走,這是個奢侈的夢想,但在一個人的捷克,我意識到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是多麼重要的事,而踏在自己的節奏上竟是如此的自在;六個人的新疆,我學會了完全的信任與互相照顧,也體驗了在物資缺乏的環境下最根本的生活需求與最單純的滿足;四個人的阿根廷,我感受到活在當下的暢快,也放寬心和大自然對話。每次每次,都在異地遊走的過程中收穫滿滿,其實無論走到天涯海角,不管看到什麼名山大川,旅途中的種種映照說穿了都不過是自我而已,但因為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慣例,而我們習慣了那樣的自己,所以不容易發現自己其實有很多面貌,很多的可能性。在陌生的異地,人會自然的回到最初的心靈,就像矇懂的孩子般,對所有的事情都好奇,感官變得格外敏感,學習力自然也跟著放大。而在這次四十天美國的公共藝術遊學計畫中,我帶著顏名宏老師送給我們的禮物:「延續」、「改變」、「尋找」、「證實」,認真出發。

遊學行程包括美國西岸的舊金山(San Francisco)和聖河西(San Jose),東岸的紐約(New York),另外並參加位在緬因州(Maine)的工藝藝術村—Haystack的暑期工作營︰

ð 舊金山 San Francisco
一棟一棟屋子盤山而建,放遠望就像積木般,一個巨大又小巧可愛的藝術。舊金山被喻為美國最受歡迎的城市,即使正值夏天,但氣候卻是涼爽舒適的,這是大家所認知的舊金山,但除此之外,在這個平易親人的城市裡還藏著許多大愛心,此件公共藝術計畫的源由是因為芝加哥和紐約首先放置牛的藝術品在公共空間裡,就像今年台灣的犇牛節,看到牛便會連想到芝加哥,所以舊金山也希望能有個可以代表舊金山特色的公共藝術設置,因為舊金山是個充滿人文氣息與優美風景的城市,加上有首歌《I Left My Heart In San Francisco》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城市—舊金山的喜愛與懷念,還有眾多遊客著迷於舊金山的魅力,所以舊金山選擇了心型代表自己的城市。負責單位每年都會招募新的藝術家進行創作,今年已經是第五屆了,大愛心被放置在城市各處,包括戶外的公共空間和建築內,所以即使大愛心體積很大,卻必須很努力的尋找才能發現,或許是得來不易,所以每當收集到一顆愛心,都會倍感窩心,他們好像敞開心歡迎著每個人,也提醒著自己要時時懷著愛看待這個世界,在煩鬧的大城市裡,能帶著美好的心前進,就能找到自在的呼吸方式,連腳步也變得輕盈了。除了大愛心外,這個計畫還設計小愛心在網路上義賣,只要喜歡,自己就能擁有自己的愛心。

ð 聖河西 San Jose
沒有太多高樓的聳立,聖河西留給天空很大的開闊;沒有太多膨脹的宣傳,聖河西用含蓄的方式迎接旅者。當地政府很貼心的為呈設在市中心的公共藝術繪製專屬的地圖,所以只要心願意,就可以手持著地圖清楚的找到每件作品的位置,另外也包括作品的名稱、藝術家的名字和材質,清楚的網路資訊為我在聖河西的遊走提供不少幫助。不過最讓人興奮的是藏在聖河西圖書館內的許多巧妙安排,這個圖書館歸屬聖河西市立大學,由於藏書量豐富,加上座落在市中心,所以也開放給所有市民使用,不管是大人、小孩,男生、女生,黑人、白人、黃種人,帶著咖啡和糧食,大夥兒都可以待在圖書館內像待在家中一樣自在,邊看書邊享受食物,在台灣恐怕要花不少錢到咖啡廳享受的悠閒,在這裡可以大方的盡情享受,從早到晚,光是如此就讓我在心裡大聲歡呼,也跑上好幾天。除此之外,有好多公共藝術就藏在裡頭,沒有仔細去找恐怕都會忽略他們的存在,例如:密室裡的書架(書架可以翻轉)、烙印的椅子(某些椅子上有澇印記號)、藏匿的故事(藏在夾層裡的書籍)、夢幻的童話(時而出現時而消失的白雪公主投影)、書的記憶(閱讀者翻書、放書的聲音記錄)、愛麗思的夢遊仙境(電梯裡的小門)、滴水穿石(廁所洗手台由七樓到二樓的逐漸滲大)…等等,就連借書的狀況也都利用電子螢幕放大顯現,看著往上不停增加的數量,就可以感受到它是如此的受到大家歡迎。喜歡藏在這裡的公共藝術,它們存在的很自然,巧妙地和環境融合在一起,對我而言,這是公共藝術的最高境界--不造成整體空間的多餘負擔,而且在尋找過程時,我也好像回到小時候尋寶的記憶,樂趣滿滿。

ð 紐約 New York
不論是否從事藝術創作,紐約的名氣絕對可以排上世界第一,那裡似乎引領著各種潮流,藝術當然也不例外,最新、最棒、最當代的作品有了紐約的加持好像也更容易被認可,還有人誇耀的說:「走在紐約的街上,每遇到十個人就有九個人是藝術家。」大大小小的美術館和畫廊,讓每一個步伐都彷彿踏在藝術上,即使是年代久遠、很破很舊的地鐵站也巧妙的裝置著公共藝術。地鐵,在紐約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性,不管是短暫停留的旅者,或者道地生長的紐約人,都深深地依賴著地鐵,而公共藝術的設計,讓等待不只是腦袋放空的呆滯,只要心靈願意,就可以感受到這些藝術作品散發的神奇,可能換來一場視覺的饗宴,或者一抹輕鬆的呼吸,或者一個會心的笑容,所以我這隻在悶熱地鐵站裡的地鼠也能在等車之餘找到許多趣味。近日台灣建設的大眾交通系統也都把公共藝術設置列為重要設計之一,生活本來就處處是藝術,藉由這樣的方式,更可讓藝術氣息自然而然的在環境裡散播。

ð Haystack
位在緬因州的 Haystack Mountain School of Crafts 是一個致力於發展工藝的藝術村,科技和機器技術的發達早已取代許多傳統手工的過程,但在純手工的堅持下,其實蘊藏著更耐人尋味的氣息,就藝術創作而言,內在的思緒透過雙手累積出來的意義更是珍貴且無法取代的,美國的藝術與文化雖然變化迅速,但他們也重視傳統手工的精神,所以不論是政府或者名間團體都支持且大力推廣類似的工作營,並給予物質和精神的助力。我在這次的課程中選擇了「絹版創作」的課程,即便印刷術普及與方便性已經成為大家生活的一部份,但絹版的應用相當多元,其可以結合各式媒材的創作、打破大小面積的限制,甚至表現在三度空間的作品上,讓藝術家的創作更自由與豐富。除了課程的安排讓我收穫滿載外,Haystack所散發的人文氣息更讓人念念不忘,Haystack臨海,風景清幽就像台南藝術大學一樣,藝術村內的執行人員體貼、關心著每個參予的學員,大家都像回到家一樣放心、自在,而來自各地的同學有各種職業、各種年齡,透過他們的眼睛也讓我試著從不同角度去閱讀藝術,就藝術創作而言,這樣的溝通與交流是很重要的,即使有語言上的隔閡,但真正重要的事是打從內心的感受,心靈的交流絕對可以打破障礙,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美好。在Haystack讓我找回藝術創作的最原初,讓我可以完全「靜下來」和自我對話,讓我有前進的力量,讓我一次又一次的感動,讓我享受在每個堅持的過程裡。

「離開,是為了回來。」這回的公共藝術遊學印證了這句話的真摯,「讓回來之後的生命更豐富精彩。」我又再一次滿載而歸。

2009年9月16日 星期三

紐約街道的自行車架



紐約街道的自行車架,相關文章,請點閱

2009年9月14日 星期一

加拿大冒險記-遊學心得

加拿大冒險記
七月十五日在機場和其他五位藝術家見面後,就此展開了我們的加拿大冒險記,初來這裡的一切很不習慣,活像是入侵了另一個星球似的,一切都怕怕的,連語言都不再是熟悉的話語,大約三個禮拜後,總算是漸入佳境,從原本忐忑不安的心情,轉變為新鮮感十足,哪都想去,幾個旅遊書介紹必去的景點,我們也都走了一遭,慢慢的轉為深入去了解當地的民情,我們不再只是往熱鬧繁華的都市遊走,而是深入貧困鄉下,去看見當地現實的一面。
在這裡的街道上,隨處都可看到藝廊和公共藝術作品,不過藝廊的展覽資訊都不會在大眾的報紙上找到,因為許許多多藝廊的宣傳方式,都是靠私人宣傳,只有很少的資訊或大型的展覽,才會在大眾報紙上找到,當地的公共藝術和台灣相較之下,顯得較不盛行,因為維護、防止偷竊還有安全性的考量,是加拿大人很重視的,甚至會看到公共藝術品的外圍,還用了一圈鐵網圍繞;不過這裡的優點是建築物的外型都很有設計感,甚至路邊的椅子都像是建築物配件似的,而現在這邊最有名的公共藝術應該算是老鷹了,他們採用領養的方式,彩繪老鷹的雕塑品,然後擺放在各地的路旁,而他們的公共藝術就是把作品融入在地景中,我的意思是大家不會把他們當成是公共藝術,而是當成觀光景點看待例如蒸氣鐘、圖騰柱、Inukshuk 等
在這裡我們也參與了當地很多的節慶,例如:來自不同國家的煙火秀,每個國家在星期三和六的晚上,放置他們設計的煙火,煙火從海上發射,配合著音樂,人群坐在沙攤上欣賞著美麗的煙火,這活動是當地很大型的活動,整個沙灘擠得水洩不通。
還有當地的同志文化節,是以遊行的方式進行,每個車隊上都有劇情的演出,例如:SM、猛男鋼管等。街上的男男女女都有備而來,不外乎丁字褲,甚至上空或裸體彩繪等。路上還有看不完的同志跟看不完的彩虹。
在體驗了那麼多當地文化後,我們的計劃因為許多的因素,無法讓我們與當地的藝術家有深入的交流,不過我們還是努力尋找可以提供創作的場地與資源,在最近的半個月內,我們總算在北溫的Capanion大學裡得到了資源,這所大學裡頭有FINE ART系所,裡面有雕塑、陶藝、纖維的工作室,而 FINE ART的教授喬治也熱心的提供給我們不同的需求,而我利用他給我的一根漂流木,花了一個禮拜的時間刻了一尊醜八怪圖騰柱,喬治並幫我們安排在十月五號,在他們的藝廊,為我們策劃一個台灣藝術家的作品展,這也算是意外的交流和收獲。
總言之,在這二個月內的心情,轉化變化很大,好不容易現在有像假加拿大人時,剩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要回台灣了,這趟旅程真的充滿了像坐雲宵飛車般的心情,每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就要集思廣義的去解決它,而來到這裡幾乎都要靠自己去了解食衣住行的問題,甚至在我們坐了快二個禮拜的捷運後,才知道它須要自己插卡,不然還以為在這坐捷運不用錢;還有二手店跟跳蚤市場的挖寶,也是我們的最愛,這一趟旅途也遇到了許多的貴人相助,我們才能感受到處處有溫情,希望回去與大家更詳細的分享,就不多說了,一切平安。
王薰苹 加拿大時間 2009.O8.29AM3:15

2009年9月11日 星期五

牆面塗鴉 獨照系列 創作心得

未開始之前的擋土牆

第一階段的底漆


第二階段的輪廓



完成

圖/文 曾舒萍

獨照系列,靈感來自於我們本身是一所藝術學校,在這裡充滿各式各樣的藝術人才,經由創作者對南藝學生進行誇張的想像,以一個獨立的框框,一個個區分開來,表達藝術家在每個領域的專業及獨特性。 設立地點:設立於校門口附近擋土牆上,為學校增添了一處藝術美景,讓來往學校的貴賓可以一起分享這件公共藝術作品,也讓藝術學校的氣息可以感染附近大崎村的居住環境及居民。

在炎炎夏天創作壁畫,真是快熱昏頭了,但加上暑假每天都有午後雷陣雨,所以每天都要在下雨前完成,天氣有點難搞定。這一次主要是由我一個人來創作這個獨照系列,但由於一個人畫,所以速度比較慢,連攝影大哥都來幫我上個底色,非常感謝。 希望透過在學校的公共藝術,讓我可以再一次有成長經驗,奠定以後接觸公共藝術的基本常識及概念。

公共藝術製作--前置溝通的重要!

轉載:「二選一」作品部落格

公共藝術製作--前置溝通的重要!
從一開始我們並沒有抱持太大的把握,單純的抱持試試看的心態參與我們第一次的公共藝術競賽。當提案通過後,大家除了感到開心,各種問題卻也開始接踵而至,得一一面對、溝通和解決,有時甚至得妥協放棄。經過這三、四個月的過程,回頭看看「2選1」設計公共廁所標誌的提案,面臨最大的問題不在於技術上的難度,而是使用者對「公共廁所標誌」的需求與要求意見紛歧。這可以顯現幾點我們的看到的現象,以及可以改善的地方:
一、公共場所的廁所標誌統一制式,使用者就算不喜歡或無感,向來也只有接受而少表達想法。但是當這個標誌可以變換或改造,且提供管道讓大眾參與,他們是有許多想法與意見願意提出的。我們當初設計公共廁所標誌的概念有兩個:標誌結合當地建物使用者屬性、標誌結合門簾改善動線不良。獲得的意見範例:藍色代表男生、粉紅色代表女生,是性別刻板印象的一種。辨識不清!廁所標誌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得性別辨識清楚。提議以大師的圖像做為代表該學院的標誌............等等

二、公共藝術最重要的一環,是創作者與使用者雙方有適切的溝通,不論是一開始的草稿設計或執行中的過程,都應該保持良好互動,公共藝術才不會變成「突然介入」的產物。但是該選用何種溝通方式,除了最直接的面對面說明會,尚有問卷、部落格等選擇。這次學校舉辦的公共藝術競賽,設置地點以校園、大崎村為主,加上又是第一次舉辦,許多單位並不知道有這個活動。大崎村在建築所社區營造組同學的帶領下,參與此競賽的組別,已在提案前和居民進行說明會,交流意見。但選擇在校園內創作的同學,並無正式的公開說明會(或不知該如何號招舉行?)。所以2選1團隊先以電子信件告知全校此提案內容,卻無獲得任何回應,後來又以問卷方式向各系所調查,統計同意和不同意的人數與意見,才得到比較清楚的回應。當然如何設計有效的問卷調查又是另一學問。

三、公共藝術得經由層層部門的同意才能通過、申請經費和製作,但有時決策者的決定不見得能代表全體的使用者,設計者如何採納意見改善又不失原本的概念,這之間的拿捏十分微妙。

2009年9月1日 星期二

古笨港越堤大壁畫基礎資料





文/林純用
圖/李正書

執行單位:嘉義縣板陶窯文化發展協會

計畫主持人:陳忠正(板陶窯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

設計協力:聶志高(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創新技術研發中心主任)

剪黏師傅:陳遠志、李茂得、陳榮冠

壁面主題:四季(以苦楝樹的春花、夏葉、秋果、冬枝等不同風情來表現)

尺寸:壁面全長約40公尺,最高處約5.9公尺

材料技法:碗片、交趾燒、酒甕,傳統剪黏施作工法(技法特點:碗片剪黏在台灣約為從清朝到六十年前的廟宇屋頂裝飾的主要方式,現已甚少使用,幾年前台北保安宮執行古蹟修復時,亦曾使用此法。)

工序:1.事前準備:草圖、審稿、定稿、燒製高溫瓷碗、製作苦楝花葉、燒製交趾陶共同昆蟲、收集酒甕。2.壁面現場:壁面整理、放樣(打底稿)、半立體處鎖壁虎、綁白鐵條、放白鐵網、上混凝土塑形、現場剪黏、修飾。

維護管理:將枝、葉、花等較易受損的部位設計於高處,避免遊客用手直接觸摸。在較低處的花、葉、果實的底部填實混凝土,加強其牢固性。四周由鄉公所加裝監視器。

板頭社區位於新港(嘉義縣)與北港(雲林縣)之間北港溪的南岸,當高鐵南下一進入嘉義縣境越過北港溪時,從右邊車窗望出,即是新港鄉的板頭厝。若是開車可新港市區出發,順著嘉164、159縣道往西行一過高鐵高架的下方後,立即义入右手邊的小路,便可到達板陶窯。沿途每隔一小段距離就會出現頗富創意的藝術裝置,像是竪立枕木所形成的「大川詩道」及一隻隻的白鷺鷥1,或是引人會心一笑的「觀龍亭」之蛟龍出沒時辰表,其內仿舊的鍍鋅板白漆有些脫落,上寫著南下、北上不同的時刻,初看時完全聯想不到那是高鐵在此經過的時刻。此外,縣級國寶的嘉義客運售票亭外停放著鐵皮公車、復原的糖鐵板頭厝車站,讓時光停留在三、四十年前,你彷彿仍可嗅到當年人群熙攘的景況。而這個小小的村子內還有頂菜園鄉土館、舊河道土豆乾(黃水水的文化工作室)、二級古蹟水仙宮,板陶窯、陶華窯兩個交趾、剪黏文化園區,其所生產的素材供應著台灣各大小廟宇的剪黏裝飾材料,配合在地多元的文化景觀,這裡已是名符其實的藝術村。

一開始協會理事長陳忠正(以下稱陳忠正)對於越堤的交趾剪黏構圖,原是以「唐山過台灣」做為思考主軸。事實上,陳忠正很早以前就有心計畫於越堤上製作全台灣甚至是全世界最大的單一交趾剪黏牆面,以體現他志在將板頭厝形成剪黏交趾藝術村的雄心及創造板頭厝歷史定位的意圖。甚至對於堤壩牆面的使用,協會也早已取得相關管理單位的許可。所以當去年文建會匆促向各縣市政府推出「藝術介入空間」計畫時,協會在王嘉慧小姐的知會下4,才有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計畫的撰寫與空間取得的工作。

要談這個計畫前,應該先簡單的陳述台灣剪黏這項工藝的歷史,在百年內它已然歷經了許多的轉折,若由此來觀看台灣的近代史是個有趣的切入,因為工藝技法的改變常是伴隨著材料取得之難易。日治時期的剪黏主要以碗片為主體,因為日本的瓷碗質地較薄,可用鑽刀切割。戰後的台灣由國民黨接管,傳統工匠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活可接,後來因為台北龍山寺要翻修,可是台灣的陶碗太厚,不利切割,而日本碗又因政治關係,不易取得。恰巧廟方有位委員在經營玻璃工廠,那次的翻修遂以玻璃取代碗片,成為當年及後來剪黏的特色,但是玻璃在戶外是相當不容易保存維護,尤其熱脹冷縮對其影響最巨,一場西北雨或是颱風便可造成損害。

 從這裡再轉回來談談台灣剪黏與陳忠正的關係。陳忠正國中畢業後即跟隨林再興(姨丈)學習剪黏與交趾陶這項傳統工藝5,據他說,當年的師徒關係也經常伴隨著親戚關係,親戚間互相牽成。而早年嘉義要燒交趾(瓦斯窯)都得到鶯歌,當時燒一窯的費用就可以抵上一甲地。因此,三十八年前林再興便同姐夫郭慶助大膽地在嘉義設置了第一個瓦斯窯,如此可大大地減低製作交趾陶的成本,而剪黏的材料則依然以彩色玻璃為主體。直到二十年前,嘉義縣義竹鄉下溪州鳳山宮要做剪黏,找了郭慶助與陳忠正,他二人便想要說服廟方以燒陶的方式來取代玻璃,便領著廟的主事者到基隆的獅頭嶺去看一座小廟,其屋頂剪黏裝飾就是以陶片做成,有這實例在前,廟方遂應承由其二人接下鳳山宮的剪黏,而鳳山宮便成為南台灣最早以陶瓷做為剪黏裝飾材料的廟宇,完成後,雙方都非常滿意,也避開了玻璃較為容易損壞的問題。雖然一開始陶片的顏色沒有玻璃豐富,尤其是高彩度的大紅與翠綠,爾後這些問題一一被克服,這樣的方式也就流傳開來,順利的取代玻璃在剪黏工藝的地位6。遂後陳忠正引入了瓦斯隧道窯及馬賽克模具機械,不斷地改進各項生產技術,在質與量上都大為提昇,成為台灣剪黏材料的主要供應者7。並在五年前開始進行交趾陶、剪黏精緻化、藝品化,甚至是藝術化的工作。

 但陳忠正並不以此自滿,已經擁有幾間工廠的他,認為應當對地方有所貢獻,近年來積極投入社區環境改造的工作,從板頭厝的台糖舊鐵道沿線的環境整理與藝術化,到「藝術介入空間」的越堤大壁畫。事實上,在嘉義縣政府完成「古笨港考古園區」後,受限於人力,園區週遭景觀曾一度疏於管理,而致荒草漫漫、植栽枯萎。由於陳忠正及謝秋緞夫婦二人,本身為土生土長的板頭人,就義無反顧地跳出來帶著社區居民,開始一步一腳印地,照料起這片園區的一草一木,最讓人可以感受到在地智慧的是,陳忠正利用兩棵已枯死的景觀樹木主幹,做成的新港阿兄、阿嫂大型立體馬賽克雕塑8。而原來園區旁的荒地也轉變成為一池香水蓮花與美感角落,爾後才進一步有將越堤綴以交趾剪黏的大型計畫,並順利地被選入「藝術介入空間」全國十五件計畫的其中一案,也是唯一以傳統工藝為主要創作的計畫,現計畫已近執行尾聲。

 從去年十月計畫由文建會核定後,陳忠正就開始積極與雲科大聶志高老師討論設計。由於評審委員建議大型戶外空間,設計元素或可去繁從簡,所以設計圖稿從傳統廟宇式的「唐山過台灣」轉換成現代社會主義式的,可後來又完全推翻這一主題,轉變為以在地原生樹種「苦楝」為題。聶志高說明在板頭厝這地方,冬天海風凜冽,一般樹木生長不易,而苦楝這一台灣原生種的樹木卻能生長得最好。它春天會開出白花,夏天則為綠葉,秋天則結成黃色果實,入冬後全樹呈現枯枝的假死狀態,以待來春再放花蕊。所以一開始他設計了四棵苦楝分別代表四季變化,後來認為四棵不夠整體,最後徵得社區同意,以一棵樹來涵蓋、展現四季的意象,後來定稿送審通過,協會才開始施作。

 越堤現場施作前,要準備的剪黏苦楝花需有一千多朵,這部份用掉了一千多只特製的白瓷大碗,及不知多少的紫碗,而每一朵由熟練的師傅製作,各要三個多小時,所以光是準備白花這部份就至少需要五千個工時。其他如燒製高溫瓷碗及交趾陶(苦楝的共同昆蟲),剪出葉片、果實,收集酒甕還得花上許多時間。五月中下旬終於開始現場施作,從壁面整理、放樣(打底稿)、鎖壁虎、綁白鐵條、放白鐵網,之後才能上混凝土,塑造樹的大型,最後才是現場剪黏與修飾。現在越堤剪黏工作已近尾聲,白花、綠葉、果實與枝幹的整體效果與地景相互融入,它就像鄉間的苦楝樹展現強勁的生命力,卻又低調而不會突兀於大的地表之上。

 負責此次剪黏工作的三位師傅9,每個人都至少有二、三十年以上的經驗,當八月三日至現場訪問時,幾位師傅正在鷹架上做「冬枝」收尾的部份,筆者親眼見識何為「頂真」精神。踩在約二層樓高的鷹架上,筆者看見一位師傅正在用毛筆做泥水潤飾,便問:「這麼高的地方,從下面根本看不見粗細差異,需要做到這麼細嗎?」只聽師傅淡淡地說:「嚒是要照起工做(台語)。」相對於現代人因講求效率而急於求成的現象,對照出他們對一件事的「頂真」態度,筆者看到了真正的台灣價值。也想起了幾天前訪問陳忠正,他說得那句話「貫者為師」。這句話以台語唸,很容易聽成「高者為師」,後來在陳忠正的解釋下,才明白那是林再興時常向他提及的一個道理,一項手藝能夠完完全全的融會貫通者,也就出師了,也才夠資格被稱之為師。但筆者從這些剪黏師傅身上,對「貫者為師」還有多一層的體認,那是對一件工作能夠貫徹始終的認真對待態度,不是為了向別人交待,而是一種自我要求。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筆者兩次採訪陳忠正,在其低調的內斂性格及自謙為匠人的言談之中,感受到了謙卑的偉大力量,就如苦楝樹一般,似乎很尋常,卻飽含著台灣民間旺盛的生命力。所以文建會以「藝術介入空間」做為「台灣生活美學運動」的啓動,試圖在民間尋求力量的來源,並在新港板頭厝來執行,筆者認為是做了正確的選擇。雖然文建會踏出這一步踏得辛苦,卻有了最大的回報,而這應其累積了近二十年的社造心路歷程後,總結出來的經驗與做法。